改革是高校后勤物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发布时间:2016-11-23 16:17:53发布人:点击量:2869

本文源《城市开发》_物业版2016.09期

文/刘颖平 本刊记者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等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在高校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主要在于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改善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逐步从学校办后勤改为社会进校或规范剥离的实体来办后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物业管理的出路只有一个——走改革之路。将自身定位为“高校管家”的山东明德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明德物业),在此方面积攒了诸多经验,近日,本刊记者专访明德物业董事长兼总裁刘德明先生,访谈中他就高校后勤改革的一些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早改早主动,不改就被动”

记者:高校和医院后勤都算是新兴服务业态,20世纪90年代后期,政府才提出大学和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后勤物业该如何发展?


刘德明:在市场经济条件变化的情况下,高校后勤部门的发展方向应该有两个:一是大胆改革,成立股份制企业,走出去、经风雨、见彩虹。比如浙江大学求是物业公司就属成功的范例;二是加速社会化进程,后勤部门慢慢转变为监管部门,将后勤服务打包委托给社会上的专业化公司经营。比如山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许多高校,他们把后勤方面的工作基本上委托给了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发展就是硬道理,作为高校后勤必须要进行改革,而且应该说“早改早主动,不改就被动”。高校后勤改革应该坚定不移的沿着改革开放的路子走下去,目前改革的大气候已经形成了,但是否营造出改革的“小气候”还需探究。所有的改革都要付出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的成本还会越来越大。现在全国已有物业服务企业约10.5万家,随着这支队伍的日渐庞大,给我们后勤部门的改革工作无疑增加了压力。所以说,改革进行的越晚,竞争压力越大,付出的成本也将越高。

 

“比武招亲”——通过市场机制搭建后勤服务平台

记者:改革,不仅是简单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革新。那高校后勤物业该如何打破旧状,进入市场呢?


刘德明:中国古代用“比武招亲”的形式来挑选夫婿,现在我们也可以用“比武招亲”来促使高校后勤企业进入市场。高校后勤企业要走出去就必须要“强身健体”,即做到以下六点:


一是战略要新。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即要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后勤物业企业要做到“变小”和“变大”。所谓“变小”,就是要把企业化整为零,比如具体的保洁工作可以委托给保洁公司等;而所谓“变大”,是指规模要变大,即要迅速占领较大的市场。要有市场紧迫感,要尽快把优质的项目、优质的物业树立起来,否则以后很难发展。


二是标准要高。高校后勤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时就具备了较高的起点。但是,高校物业企业缺少物业管理的专业水准,要深入学习物业管理服务标准作业规程。


三是管理要细。也就是说“注重细节”。在我们物业管理中要格外注重细节,因为我们是服务行业,把每一个细节做好,才是最好的服务。


四是观念要变。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打造一支学习型团队。作为由高校后勤转型的企业更应重视员工的学习能力。在物业管理行业里,谁学得快学得好,谁就能胜出。物业需要保值增值,人也是需要增值的。


五是服务要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而我们服务行业的性质也决定了必须要“以人为本”。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企业自然得以生存,进而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六是文化要美。就是要有一套良好的企业文化,用文化为发展助力,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用“四个转变”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记者:那谈及物业服务的根本,高校后勤物业该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呢?


刘德明:结合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对于高校物业应该按照以下四个转变的原则来进行服务。


一是从“人性化”向“人文化”的转变。过去要求人性化的管理,更科学的管理应该是人文化的。在大学项目上,从最基本的标识系统到员工服务系统,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比如校园绿化带内“芳草萋萋,何忍踏之”的标识牌,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感受到其中的人文色彩。


二是从“主导式”向“共管式”的转变。高校不同于写字楼等物业类型,做高校物业管理一定要与学校有关部门配合协调。比如检查学生公寓,如果物业公司人员私自进入学生宿舍那是违法的,这时就需要联合院校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实施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就是要领导老师放下包袱,让他们专心致志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三是从“单一式”向“复合式”的转变。高校物业的构成很复杂,一个大学园区里有教学楼、公寓楼、办公楼、大学生活动中心,还有学生食堂等等多种类型的业态,需要实施不同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树立新的复合式物业管理理念。


四是从“委托式”向“管家式”的转变。高校物业管理特别是学生公寓管理上,由于兼有住宅和酒店的特点,加上学生单身生活的特殊性,需要更多、更细致、更贴心的家庭式关怀服务。所以物业管理提供的服务要从室外转向室内,要从共性化公共服务转向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生活服务。比如为学生提供洗衣、购物、就业信息搜索、天气预报、病号饭等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记者:那最后,请简单谈一下高校后勤物业短期实现的目标追求?


刘德明:通过近年来的改革探索,改革的思路已经十分清晰,各地各高校也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社会企业与高校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讨论,一定能够开创高校后勤社会化、专业化改革的新局面。而高校后勤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做大后勤这个产业,进而让这个产业升级。一方面,提升物业管理的品味与层次;另一方面,社会企业与高校后勤应整合资源实现竞争中的双赢。



山东明德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高校物业管理联盟轮值主席

刘德明



声明:本账号所发布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涉及任何商业活动与经营,尤其不涉及个人之间的经济往来。此外,禁止以商业为目的的转载,发现必究。


上一篇:物业公司为啥不强?服务太糙还又三心二意! 下一篇:【深度】“互联网+”在物业管理领域失效了吗?!
  • 版权所有:厦门市物业管理协会
  • 联系我们:厦门市美湖路9号之一3楼
  • 联系电话: 0592-2219680 传真:0592-2219681
  • 备 案 号:闽ICP备2025105235号-2 今日访问量: 总访次数:
  • 你对我们的网站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请致电或者发送电子邮件wwwxmw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