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火锅店与住家只隔一层板 楼上居民担心受噪声影响
发布时间:2009-02-19 00:00:00发布人:点击量:971

△这处正在装修的店面让楼上的居民担忧。
一家营业面积达250平方米的餐馆,即将在东明路海晟中南海小区6号楼开业。对于楼内的居民来说,这将是又一场噩梦的开始——此前开在这里的另一家餐馆,已经让他们饱受噪声之苦。住户李女士昨日致电本报热线968820,希望这家已经开始装修施工的餐馆能够尽快被“叫停”。
调查 火锅店正在装修
昨天上午,记者根据李女士的反映,找到东明路31号店面,这里正在进行装修。29号、31号、33号三家店面已被打通,约有10名工人在进行作业。通过询问,工地上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准备开一家火锅店。
和通常的商住两用楼不同,海晟中南海小区6号楼的店面和住宅部分之间没有任何隔离设计,层高不到4米的店面紧连着2楼的住户,二者间惟一的屏障就是一层楼板。记者看到,餐馆大门正上方约半米处,就是一家住户的阳台。
前科 2楼居民被餐馆“逼走”
记者联系到了餐馆正上方的这家住户严先生,去年8月,他已经从这里搬出,另外买了一套房子。
“实在受不了。”海晟中南海小区是2005年底交房的,而严先生在2006年初住进来时,楼下已经开起了一家涮涮锅店。“一住进来,就找不到安宁。”餐馆每天营业到凌晨两点左右,顾客的喧哗声、员工下班关门的声音常常把严先生和家人吵醒。“有一次,一个顾客喝酒醉,在下面大吵,我父亲让他离开,他还嚷着要上楼揍人。”
去年9月,涮涮锅店终于停业,可严先生没想到,仅仅两个多月后,另一家火锅店又要进驻。“我已经想把这套房子出手,可如果下面再开起餐馆,谁会来买?”
现状 餐馆未通过环评审批
记者从市环保局思明分局了解到,正在装修的这家火锅店并未通过审批,而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是无法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
“餐馆选址和住宅靠得太近,厨房设备、空调设备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其他噪声都可能影响周围居民。”思明区环境监察大队工作人员表示,我市环保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在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住综合楼楼层新设可能产生油烟、噪声污染的餐饮业项目,据此,他们对这家火锅店的项目申请未予批准。
环保部门的另一依据来自业主购房时和开发商签订的买卖合同中的一项规定:“所购商品房为商场的,交房后买受人不得将该商场作为餐饮用途。”这项规定正是出于对楼内商用部分和住宅部分过于靠近的考虑。“从这三间店面的周边环境来看,很明显是不适宜进行餐饮业经营的。”思明区环境监察大队工作人员说。
回应 店面或改变经营项目
昨天傍晚,记者与这三间店面的业主胡先生取得了联系。他表示,承租人是他的一个朋友,目前他们正在重新考虑这三间店面的用途。
“现在确实还在进行装修,但只是常规性的,不是专门针对火锅店。”胡先生解释说,如果最终无法通过环保部门的审批,店面可以改变经营项目,不是非开餐馆不可。“我们会按照环保局的要求执行。”
文/图 本报记者 赖毅 实习生 郑凯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