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物业园区泳池“零溺水”秘诀
发布时间:2016-08-10 14:32:59发布人:点击量:2556
开放泳池的标准
不是每一个泳池都能开放,不达标绝不开放
国家规定一个正规游泳池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
首先,它要在市场监督部门获得营业执照;
其次,是获取《卫生许可证》;
最后,要领取体育局颁发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
绿城的开放标准:
在绿城服务,每一个园区泳池的开放,不仅要满足上述条件,还要获取集团安全管理中心泳池管理组签发的《游泳池开放确认书》。
只有通过“集团-分子公司-生活服务中心”三层级、多维度交叉检查,明确设施设备、水系管理、人员配备等各方面符合标准,方可开放。
对于不开放的游泳池,生活服务中心也有一套严格的防控体系,如设置醒目的警示、提示标识牌,非景观游泳池的出入口必须关闭并上锁,巡逻岗每小时巡查及记录等。
开放前的准备
提前两个月筹备
获取泳池开放资格后,每年的七八月也是绿城服务“海豚计划”专属期,筹备工作往往在2个月前就开始。
为了选择孩子喜欢、易接受的师资,集团和分子公司从资质、专业能力、教学亮点等方面入手“海选”专业级游泳教练。
为了确保学员身体状况能负荷所报课程强度,会专门安排体检,体检项目包括测血压、听心肺、腹部触诊、五官科检查、心电图检查等,并给体检合格的小业主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为了紧绷所有员工的安全神经,绿城要求分子公司必须在游泳池开放前,集中组织召开游泳池救生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动员大会,安排溺水等突发状况预案演习,明确职责,确保万无一失。
开放期间的防护措施
人防物防双重保障
救生员随时在岗,统一配备T恤、沙滩裤及太阳帽,并印制统一LOGO,以便业主识别。
为了避免救生员疲劳走神,我们采用轮岗制,定时轮换一次。从人数配备来说,一个250平方米的泳池,至少安排3名固定位置的救生员,并配备足额轮换机动救生人员。
游泳池安装了能够覆盖游泳池全区域的监控摄像探头,项目消监控人员和集团客服部可实时查看防护。在“海豚计划”期间,这样的防范更加严格。
绿城要求每个培训点配备4名以上救生员,负责培训期间安全。同时,所在园区生活服务中心派驻2名以上工作人员协助,配备1名医务人员(持有医生职业资格证)及急救设备、药品等物品。
每位小业主在下水前,在其泳帽上粘贴红、黄、蓝、绿、白五色标签,每一色系标签分成圆形、三角、方形、五角星的图案,工作人员通过对应色系实现分块监护。
小业主参加培训时,家长的监护环节也必不可少。培训时,须有家长在泳池旁(距离泳池边不得少于0.5米)监护小业主安全。
重视业主的反馈
完善安全监督制度
在泳池开放期间,项目层面,绿城会建立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要求现场必须有专人分管负责,坚持领导值班制度。
各项目负责人必须做到每场不少于一次的安全巡查,并有记录;敦促保安主管每场不少于2次的安全巡查,并有记录。
非开放期间(夜间),也要严格执行每小时一次的巡查工作,并同时做好记录。
分子公司层面,要求公司管理人员不定期对游泳培训现场进行巡视。
在巡视中明确,在培训期间,巡视人员不得与现场工作人员交流,现场工作人员也不必与其打招呼,因为“做好现在正在进行的安全监护工作就是对领导的最大尊重。”
若巡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公司管理人员可在结束后提出暂停培训的要求,在安全隐患没有解决之前,不得继续举办活动。
要求公司管理人员在现场巡视过程中、多和业主沟通,听取业主的意见与建议,将可解决的业主意见与建议,与培训点负责人沟通后,督促落实。
若认为该业主意见与建议在培训点是无法解决的,与培训点负责人沟通后,及时告知集团品质管理中心,由品质管理中心按公司流程处理。